吉米驚豔之驚艷米勒


人生就是這麼奇妙。如果沒有退隱江湖,就不會有這個機會招待乾哥來台北看展;如果回憶沒有隨著硬碟悄悄的離開,所謂的永恆,就不會這樣強烈的烙印在我的心中。



25號禮拜一早上七點,我和乾哥就興沖沖的跑去台北歷史博物館看米勒展。為什麼說難得,除了米勒的作品是法國的國寶之外,據說這一次也是「晚禱」和「拾穗」第一次攜手離開法國參展,而且還是到台北!雖然早已耳聞看展人潮盛況之空前,教戰守則早就已經不知道被轉寄過幾百手。那一天早上我還是被已經守候在場外買票、等入場的鄉民嚇得屁滾尿流。所謂經得起時間和空間考驗的masterpiece,指的就是這麼一回事吧!




看展的經驗印象最深的莫過於在大都會博物館看梵谷的展覽,雖然那時也是跟著美國鄉民進退維谷的在星夜等名畫之前駐足了許久,不過對於如何欣賞藝術品,我還是個門外漢。好在乾哥本身是個很有天分的藝術家,跟著他看展等於有了一個最佳的藝術嚮導。此外,這一次展出除了米勒的畫作之外,奧塞美術館也同時借展一批19世紀的攝影,讓台灣的鄉民可以知道畫家所處的時空背景,相佐與米勒同時期畫家的作品,走了一趟展覽等於上了一堂最生動的歷史課,也同時感受到,平凡,原來可以這麼動人。


躺臥的裸女




兩名浴者



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1814-1875)生於諾曼第的一個小農村,20歲之前,他都是農夫,這也是他對於農村風光有這麼深刻的熱愛及體會的原因。1837年,米勒獲得一筆獎學金到當時開始工業化的巴黎唸書。1840年,米勒的作品首次入選「沙龍展」,一個當時最重要的藝術作品的發表舞台。起初為了餬口,米勒立志成為肖像畫家。只不過出身在貧困農家的米勒,要他把女性的肌膚畫的又白又嫩吹彈可破對他來說是困難了一點。米勒曾經畫過描繪農民生活和聖經的作品,但根本賣不掉。後來接受了朋友的建議,米勒開始改畫具有華麗甜美的「洛可可」風格的作品以迎合當時巴黎中產階級的品味與情調。「躺臥的裸女」(1844~1845)以及「兩名浴者」(1848)就是這時期的代表作。到「兩名浴者」時,米勒所表現出的裸體已經脫離了「洛可可」唯美的思維,展露出一種樸實卻充滿力道的感覺。不過因為被路過的鄉民譏諷為專門畫裸女的畫家,米勒就此停畫裸體畫,而走上追求精神信仰的旅程。即便如此,這一段期間藉著不斷描塑人體所磨練出來的技巧,對日後米勒畫人物時的表現,終身受用無窮。


簸穀的人



受到刺激後,米勒決定作自己才會好自在,他以故鄉的農村回憶畫出「簸穀的人」,參加1848年的沙龍展。這是米勒第一件大幅的農村畫(79.5*58.5cm)。1848年的巴黎,正好是「二月革命」建立起法國第二共和的那一年,而農村的貧困不堪是相當重要的導火線之一。「簸穀的人」雖然被權威的藝評家高帝耶(Theophile Gautier)給予相當高的評價,不過在當時的氛圍下,卻被反革命的另一派藝評家痛惡批判,因為他們在這幅畫中看到了革命的火花。

米勒在逝世前曾經說過「我生來就是屬於土地的人。」1849年,巴黎由於戰亂後爆發嚴重的霍亂疫情,米勒於是毅然決然的搬離到位於巴黎南方50公里的巴比松(Barbizon),和早先就在這邊定居的胡梭等人會合。巴比松畫派也因為住在這邊的畫家呼朋引伴下而生。跟其他畫派不一樣的地方是,巴比松畫派並無特定的主張,但這些畫家唯一的共同點,就是走進自然各自尋找屬於自己的風光。巴比松畫派除了是西洋藝術史上由宮廷、學院走向寫實、生活的一個重要分水嶺之外,套句現代的話來說,巴比松畫派很可能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具有環保意識的團體。(老師要不要也來膜拜一下呢?:p)


晚禱



米勒只想要單純歌頌大地和農民的心情,一開始並不能被理解。直到「晚禱」(1857~1859)和「拾穗」(1857)完成之後,米勒的畫才逐漸被重視。「晚禱」原本因為米勒之前有畫過一幅「馬鈴薯的收成」而被取名為「馬鈴薯歉收」,不過因為畫中的禱告實在是讓人感到太虔誠而有濃厚的宗教氣息,米勒才決定在遠方加畫一座小小的教堂,並取名為「晚禱」。畫面布局很單純,正因此有一種樸素的美感。遼闊的大地讓人物顯得更加謙卑,教堂雖然遠而模糊,不過卻讓人有一種「阿!鐘聲!我聽到了鐘聲!」的感覺。「晚禱」另一個膾炙人口的部份,在於購藏的歷程。一位比利時的收藏家在1859年以1000法郎買下這幅畫,幾經轉手後,「晚禱」的身價已經漲到16萬法郎。1889年舉行的瑟克雷丹收藏拍賣會,法方原本打算以55萬3000法郎買下,卻因為經費不足,法國國會又拒絕付款,而被美國藝術協會標得,運往大西洋的另一頭巡迴展出。法國在這場法、美大戰失敗後,與論紛紛痛批政府讓這件曠世傑作拱手讓人,簡直是國恥!這種心情就如偉大的國球被阿共踐踏後,台灣鄉民的心情可見一般。後來,愛國的法國鄉民不惜鉅資,以80萬法郎天價將「晚禱」從美國買回,並於1909年正式納入羅浮宮館藏,「晚禱」才正式回到娘家。


拾穗



乾哥跟我說,一幅畫最難表現的,在於它的意境。我想這也是為何「晚禱」和「拾穗」能這麼被歌頌的原因。雖然「拾穗」這幅畫我從小到大早就看到麻痺,不過親自看到真品之後,我還是不免被米勒想要表達出照顧窮人的悲憫思想所感動。在米勒的筆下,工業化造成的貧富差距,就在這看似和諧的畫面中表現的一覽無遺。畫面的遠方,農村裡的好野人雇請大批工人在收割的季節堆積成車的麥糧;窮人只能在田裡拾剩餘的麥穗,才有下一餐的著落。雖然如此,彎下腰的三位婦人,卻讓人感受到一股頑強的生命力。米勒勾畫人物厲害的地方在於,你很看不清楚畫中人物的長相,但卻能由肢體動作中感受到人物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他們的辛苦。除了黃金三角的構圖讓人有一種安定感之外,米勒對運用三原色(紅、黃、藍)出神入化的功力,也可以在他的作品中看出。即使「晚禱」以及「拾穗」是米勒最著名的代表作,不過直到1863年,米勒的「牧羊女與羊群」,才是他第一幅叫好又叫座的作品。雖然後來的鄉民沒有給這幅作品與「晚禱」及「拾穗」一樣的評價,不過對我而言,這三幅畫給我的神聖感是不分軒輊的。(真的不是因為牧羊女的臉比較清楚也比較萌的原因!)

牧羊女與羊群



最後,讓我在展覽中印象最深刻的另一幅畫,莫過於「尼韋內的耕作,第一次鬆土」,是由羅莎。波納(Rosa Bonheur,1822-1899),一位動物畫家所作。原因不必多說,直接附上一張圖讓大家感受一下。網路上找到的這一張顏色沒有在現場看的這般鮮明,不過還是可以當作參考。(當時還沒有彩色照片喔!)

尼韋內的耕作,第一次鬆土



6 comments:

匿名 提到...

考你ㄧ個常識喔~
猜猜看,拾穗裡面的三位婦女,哪一位是奶奶?
哪一位是媽媽?哪一位是女兒?

JB。CHEN 提到...

我猜右邊那個是媽媽~中間那個也是媽媽~左邊那個也有可能是媽媽!

小芸子 提到...

能夠跟懂畫的人一起去看畫展,真是再幸福也不過了~就像以前小噪音老師在紐約的時候,跟她一起去聽音樂,或多或少都可以請教一點相關的知識...

話說回來,我真的覺得高中以上的學校的美術老師如果願意的話,應該多帶小朋友去看畫展或雕刻展等。因為能欣賞藝術比起能創作更適合一般教育啊~~

JB。CHEN 提到...

搖想當年跟小噪音老ㄙㄧ起去看歌劇&音樂會的時候...(遠目)...感覺上好像他並沒有教我很多東西耶!有沒有音樂老ㄙ不喜歡較音樂的八卦阿?

匿名 提到...

重點是:我有跟吉米聽過音樂會嗎??!!!
我怎麼記得每次都是你要念書or考試,
然後就婉拒我了...

JB。CHEN 提到...

有吧!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一次我們去聽某人的音樂會...然後我坐台下...你在台上...我們還有跟那個音樂家一起合照喔!證據就在這個網頁的照片集裡!(還好這一張讓我上傳了...)

張貼留言